?
說實話,我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人,從小到大讀書都是為了應付各種考試,但閱讀這本《六項精進》讓我感觸頗多,篇幅不長,但句句經典。尤其是推薦序中的一個關鍵詞——思考,深深警醒了我。我總說想成功,但怎樣才能獲得成功我卻從沒有深入的思考過。
想問路就要問走過路的人,稻盛和夫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為自己設定了六項價值觀和行為準則,許許多多成功的偉大的人也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正所謂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
下面談一談我讀六項精進后,收獲的感悟以及我的思考:
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功,不只是看你得到了多少,還要看你付出了多少。通過閱讀,我認為付出也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能做到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的付出,至少要做到三點。
1.學會端正態度
時代快速發展,物質條件越來越優渥,理念也越來越日新月異,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早已沒有了上個世紀長輩們勤懇踏實的態度,非常的“現實”,拒絕內卷,接受躺平??偢杏X職場就是我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床坏焦べY以外的東西,上學時創造的夢想也逐漸破滅了。甚至希望天上會掉餡餅。慢慢的在工作中沒有了熱情,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只想對得起自己掙的工資,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前途,是否對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
但讀完稻盛和夫的思想后我認為這樣的態度是極其不端正的,是不對自己負責的。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企業給我們提供的這份工作,鍛煉自己的能力,磨練自己的意志,培養自己的人格,處好自己與領導同事的關系,因為這些技能與經驗才是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這些東西與到手的工資相比,價值要高出千萬倍。說白了我們這代人在某些方面就是目光短淺,在企業中,如果利用才能散發出自己的光和熱,付出超過常人的努力,為老板為企業不停的創造出超乎老板想象的價值,這樣還會得不到高回報嘛?
養成這種習慣,變成這種人才,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歡迎。
2.學會換位思考
現在社會,很多的員工習慣把自己和老板放在對立的角度上,做不到與企業統一。
其實換位思考是成功人士的一種優秀的特質之一。作為員工,我們應該理解那些努力去經營一個偉大企業的人,下班的鈴聲不能停止他們的工作,如果沒有老板們付出的心血,我們就可能因為沒有工作可做而緊衣縮食。他們也承受著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在理解了領導的壓力后,我們的付出方向也就更加明確了。
3.學會主動進步
做任何事,主觀能動性極其重要的。為了企業的運轉,可能身邊的同事,領導會催促你工作,催促你進步,但這屬于被動。被動的付出總好像是在完成任務,會加大我們的消極心理。
馬斯洛說:“人類最大的需求,是自我實現的需求”。
工作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追求工作過分輕松隨意的人,無論從事什么領域的工作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極大的發揮主觀能動性,要積極主動的去付出,去努力,去接受新的知識,培養自己的能力,展現你的才華,因為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這些才會讓自己成長。當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時,我們的付出也變得更有價值。
二.要謙虛,不要驕傲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毛澤東。
其實越是成功人士,他們越是謙卑。凡是保持謙卑態度的人,都會認為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進步。這樣他們的能力就會不斷的增長。
富人持續學習成長,而窮人卻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
謙卑的人都會讓自己保持空杯的心態,一只杯子如心態,一只杯子如果始終都是空的,才會不斷接受更多的水。相反,如果一只杯子,如果是滿的,就不會再裝進新的東西。
謙卑的人,也會受到更多人的歡迎。保持感恩、謙卑的態度,打彎才能跳得高。越成功的人看中的是你的態度,什么樣的態度決定了有什么樣的高度。
三.要每天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編錄在初中課本上的一段論語選段,足以證明在以儒學為主流思想的中華民族歷史上,自省是一件多么重要的品德。
自省用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詞來說就是“復盤”。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在于他能夠不斷地自我復盤,找到自己的缺點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斷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態度去做事,從而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比如完成一項工作后要反省這次的工作實施有什么紕漏,有什么可取之處;比如每天入睡之前思考一下這一天的計劃有沒有完成。
一個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夠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能夠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而一個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則會一次又一次地犯同一些錯誤,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四.活著就要感謝
感恩是中華民族自古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全人類所崇尚的美徳之一。人們推崇感恩,都喜歡和欣賞知道感謝,懂得感恩的人。
我們生在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幸運的,是偉大的祖國給了我們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
感恩的人,總會記住別人的好。大自然是不斷循環流暢的,當你總會記得別人的好,它就會予以回饋。你給與的越多,你獲得的就越多。
感恩的人就會寬容。寬容是給予的一種高級境界。在這一方面我認為西方人的生活水平目前之所以高于我們的生活水平,即是西方人所信仰的基督教中一個重要的信仰就是感恩。
所以我們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要抱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永遠保持好的心態,心存感恩,才會有積極的回報。
就像稻盛和夫先生所說,感謝的話語可以溫暖大家的心。
五.積善行思利他
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人的天性。但我與稻盛和夫先生一樣,十分相信這個世間存在著因果報應的法則。
積善行就是多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思利他是主動地關心別人,盡量使別人得到好處。
一個具有主動幫助別人習慣的人,就具備了一個重要的成功特質?,F在的社會,人們都不愿幫助別人,但是卻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他們喜歡幫助他們的人,認可幫助他們的人,愿意接受幫助他們的人的領導。
讓利于他人需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事情。
富人的思維是做別人喜歡的事窮人都是按自己的要求要求別人。
華人首富李嘉誠說:“如果利潤10%是合理的,本來你可以拿到11%,但還是拿9%為上策,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后續的生意源源而來。”
世間人情反復無常,人生道路崎嶇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讓一步的道理;在走得過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給予人家三分的便利,這樣才能逢兇化吉。
如果不懂利益均沾原則,凡是好處都自己獨吞,那么即使驚世的才華也只能是無用的!如果學點分享主義,好處利益分給眾人,讓每個人的心理得到平衡,這樣大家肯定會通力合作,協助你順利完成任務。這么一看,思利于他人為的也是日后更好的自己。
六.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作為常人,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煩惱。這些煩惱來自很多的方面。困擾我們的有生活的煩惱,工作的煩惱等等。但我們需要清楚的是,萬事萬物都沒有十全十美一說。人生即是麻煩,不如意十之八九。即使再偉大的人也有他煩惱的事情。但我們與成功人士的區別就在于,他們的煩惱都是理性的,出現問題解決問題,解決不了便學會與問題共存。而我們普通人在遇到煩惱時大多都是抱怨,發脾氣,甚至破罐破摔,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讓煩惱越來越多。
所以,把不理性的思考,來煩惱自己,自己折磨自己,是不明智的。要接受事實,分析前因后果,事情來龍去脈。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若是都為那些感性的煩惱去買單,便是對自己的一種折磨,使得自己失去斗志,失去勇氣,一直沉浸在里面。
通過閱讀“六項精進”使我找到了閱讀和思考的樂趣,通過學習稻盛和夫先生以及許多偉大人士的思想行為和信念,我想我們普通人如果想為自己為家人、為朋友、為企業、為社會創造價值和財富。就應該用成功人士做人做事的標準,為自己設立一些好標準的價值觀,用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養成好的習慣,培養自己優秀的人格,就一定能實現我所希望得到的人生。